中新网7月24日电(记者 左雨晴) 继白银之后,又一个“平替”黄金的贵金属出现了。
今年5月以来,一向行情平稳的铂金坐上了“火箭”,价格一路飙涨,仅6月单月涨幅就超28%,年内累计涨幅约60%,表现远超白银、黄金。7月18日,现货铂金更是突破1480.00美元/盎司关口,价格飙升至十年来高位。
“去年10月做首饰代工镶嵌时,对方铂金的报价才每克237元,现在已经涨到342元了。”消费者璐璐(化名)告诉记者,由于去年黄金价格上涨,自己开始用铂金代替K金镶嵌首饰,但没想到今年铂金也开始飙涨。“算下来9个月每克涨了100多元。”
早在十多年前,铂金价格曾一度高于黄金,并成为消费领域的宠儿。然而随着其投资属性弱化和消费者偏好转向,火爆一时的铂金跌落神坛,成为落魄“贵族”。在金店柜台前,黄金的吸引力依然远大于铂金。
如今,“过气网红”铂金为何重新“翻红”?
有业内人士认为,铂金近期价格飙升是由多重结构性因素叠加所致。
从供应端来看,矿产减产导致了铂金供应收缩。作为全球最大铂金生产国的南非,年初受持续强降雨等因素影响,2025年一季度铂金产量大幅缩减,加剧了铂金供应紧张。
世界铂金投资协会(WPIC)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铂金总供应量为45.3吨,同比下降10%,其中矿产供应量33.7吨,同比下降13%,回收供应量仅小幅增长2%至11.6吨。该协会预计,2025年铂金供应缺口达30吨。
从需求端来看,氢能产业发展及汽车生产需求,使工业铂金需求持续增长。此外,消费端与投资端的需求也明显增加。
世界铂金投资协会的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一季度,铂金首饰领域需求同比增长9%,投资领域需求大幅增加。
那么,铂金能否代替黄金,成为另一种投资选择呢?
“在供求失衡、避险资金追逐、有黄金替代效应、交易规模小、易被炒作等因素综合作用下,年内铂金价格大幅上涨。铂金具备一定金融属性,此次上涨一定程度上受金融避险因素推动。”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向中新网表示。
他指出,当前全球地缘博弈和冲突加剧,发达经济体通胀预期在贸易政策不确定下升温。在此宏观背景下,投资者为了抵御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风险,将部分资金投向贵金属。铂金作为贵金属之一,其避险属性得到一定程度体现,吸引了部分避险资金流入,从而推动价格上涨。
然而,由于铂金在避险认知度、市场规模和流动性等方面与黄金存在差距,难以成为黄金的平替避险资产。
“未来,若全球铂金供应持续短缺,氢能产业等需求进一步增长,且避险需求持续存在或黄金价格维持高位,铂金价格可能还有上涨空间。但也需考虑氢能应用前景的不确定性、汽车行业的结构性变化等因素带来的需求波动风险。”王有鑫说。(完)
jiranzhicaimeiyoujiechu,najiubengtanshenmezhongmeizaixianghuishangjinxingshuangbianhuiwu。meiguoguofangbuchangaositingxianzaigaizuode,juebushixiangyulishangfujianmianshigaishuonaxiecier。aositinggenggaizuode,shixiangjinbanfarangmeiguozhengfujiechuduilishangfudezhicai。既(ji)然(ran)制(zhi)裁(cai)没(mei)有(you)解(jie)除(chu),(,)那(na)就(jiu)甭(beng)谈(tan)什(shen)么(me)中(zhong)美(mei)在(zai)香(xiang)会(hui)上(shang)进(jin)行(xing)双(shuang)边(bian)会(hui)晤(wu)。(。)美(mei)国(guo)国(guo)防(fang)部(bu)长(chang)奥(ao)斯(si)汀(ting)现(xian)在(zai)该(gai)做(zuo)的(de),(,)绝(jue)不(bu)是(shi)想(xiang)与(yu)李(li)尚(shang)福(fu)见(jian)面(mian)时(shi)该(gai)说(shuo)哪(na)些(xie)词(ci)儿(er)。(。)奥(ao)斯(si)汀(ting)更(geng)该(gai)做(zuo)的(de),(,)是(shi)想(xiang)尽(jin)办(ban)法(fa)让(rang)美(mei)国(guo)政(zheng)府(fu)解(jie)除(chu)对(dui)李(li)尚(shang)福(fu)的(de)制(zhi)裁(cai)。(。)
试不一样的液体卫生巾 趁夏天
【环球时报-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】5月31日,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出席“美国一欧盟贸易和技术理事会”部长级会议后对记者称,美欧对华不寻求对抗、冷战或“脱钩”,而是聚焦“去风险”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日对此表示,最近“去风险”成了一个热词,要讨论“去风险”,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风险。